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

稀世珍寶菩提心─滿庭法師

一、思惟暇身難得
第四頌:暇滿身難得 今得能成利 若不勤饒益 後世啟復得
出離心─出離苦的心
修道的開始
我們所追求的樂都是會變化的樂 會變化的人事物
生命中的三個障礙
1.情感 同性間的情感 人際生活情間 社會上的障礙
2.健康上的障礙 不明的疾病 長期臥病
3.財富 物 的障礙 燒一百塊美金的富商 凍死街頭 善待財物
出離世間分擾的心
內心的容量很小 分喜歡 不喜歡 故無法容下眾生
割肉餵鷹 捨身飼虎 翻過雲嶽的法師
把大眾的快樂痛苦放在自己心中 為利眾生願成佛 沒有區分 區隔
為利眾生的心即為菩提心
善根成熟 有福報 才有因緣

為何要拜懺 懺悔?
代替苦難受苦的眾生在佛前懺悔
起心動念是否如法
諾不輕許
願菩提:好的東西與眾生分享
暇滿=圓滿 思惟人生難得
千眼→發菩提心的人要時時轉換立場
負面行為可做為教材

大迦業尊者 在世間的燈已滅 求凡聖弟子不要入涅 讓教法流傳 今日才有佛法可聞
黑暗的地方就是眾生所在 發願自己成為一盞燈 願菩提

已經吐出來的東西 就不要再吃下去
吾有法樂 不樂世俗之樂

二、思修善心難生
第五頌:猶於烏雲夜 剎那耀閃電 如是因佛力 世萌修福意
心粗糙所以無法感受到法存在

三、明菩提心利益
1.滅罪勝餘善
第六頌:故善恆微弱 惡大極難堪 捨此菩提心 餘善豈能勝
2.易獲利樂
第七頌:多劫佛深思 見此最饒益 眾生依於此 順利獲勝樂
3.能辨所求
第八頌:欲滅三有苦 及除眾不安 裕享福樂者 恆莫捨覺心
4.名至敬歸
第九頌:生死獄中囚 若生菩提心 即刻名坲子 人天應禮敬
菩提心一起 能滅一切惡 為利益眾生

四、喻菩提心利益
1.轉劣為勝喻
第十頌:如勝冶金料 得此垢身成 無價佛陀身 故應持覺心
2.珍貴難得喻
第十一頌:導師以慧觀 見彼極珍貴 欲出三界者 宜善持覺心
3.得果無盡喻
第十二頌:餘善如芭蕉 生果即枯槁 覺心樹生果 不枯反增茂
4.能損定罪除懼喻
第十三頌:如人雖犯罪 依士得除畏 若有令脫者 畏者何不依
5.能滅不定罪業喻
第十四頌:覺心如劫火 剎那毀諸罪

如果有一滴水 蒸發
入大海 不會蒸發→迴向
921大地震 土地公廟 因緣和合缺一不可
不灑種子不會發芽
緣起甚深無法了解
不要拒絕生命的邀請
好的與人分享 不好的當作生命中的承載 面對

五、菩提心之種類
第十五頌:略攝菩提心 當知有二種 願求菩提心 趣行菩提心
第十六頌:如人盡了知 欲行正行別 如是智者知 二心次第別
1.願心利益
第十七頌:願心於生死 雖生廣大果 猶不如行心 相續增福德
2.行心利益
第十八頌:何時為度盡 無邊有情眾 立志不退轉 受持此行心
第十九頌:即自彼時起 縱眠或放逸 福德相續生 量多等虛空

六、敬嘆菩薩
第三一頌:若人酬恩施 尚且應稱揚 何況未受託 菩薩自樂為
第三二頌:偶備微劣食 嗟施少眾生 令得半日飽 人敬為善士
第三三頌:何況恆施與 無邊有情眾 善逝無上樂 滿彼一切願
第三四頌:博施諸佛子 若人生惡心 佛言彼墮獄 久如心數劫
第三五頌:若人生淨信 得果較前增 佛子雖逢難 善增罪不生
第三六頌:何人生此心 我禮彼人身 誰令怨敵樂 歸競彼樂源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