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

妙葉禪師十大礙行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修行基本態度



妙葉禪師《寶王三味念佛直指》云:詳夫一心平等,體性無虧。雖纏綿於業識之中,靡不有出塵之志。方欲究道,魔境先彰。一事虧心,萬善俱失,成小敗廣,得者還稀。況乎物慾交傾。死生遷變,遞相仿效。易地皆然。使如來三大阿僧祗劫不惜生命所得法門,因茲障礙,退其心故,一旦在我而滅,可不痛傷。既為釋迦之子,不以力爭,坐令法界群有,永失慧目,甚於割切身肉也。今依佛經立十種大礙之行,名十不求行。

一、念身不求無病。身無病則貪欲乃生。貪欲生必破戒退道。知病性空病不能惱。以病苦為良藥。

二、處世不求無難。世無難則驕奢必起。驕奢起必欺壓一切。體難本妄難亦奚傷。以患難為解脫。

三、究心不求無障。心無障則所學躐等。學踖等必未得謂得。解障無根障既自寂。以障礙為逍遙。

四、立行不求無魔。行無魔則誓願不堅。願不堅必未證謂證。究魔無根魔何能嬈。以群魔為法侶。

五、謀事不求易成。事易成則志存輕慢。志輕慢必稱我有能。成事隨業事不由能。以事難為安樂。

六、交情不求益我。情益我則虧失道義。虧道義必見人之非。察情有因情乃依緣。以弊交為資糧。

七、於人不求順適。人順適則內必自矜。內自矜必執我之是。悟人處世人但酬報。以逆人為園林。

八、施德不求望報。德望報則意有所圖。意有圖必華名欲揚。明德無性德亦非實。以市德為棄屣。

九、見利不求沾分。利沾分則痴心必動。痴心動必惡利毀己。世利本空利莫妄求。以疏利為富貴。

十、被抑不求申明。抑申明則人我未忘。存人我心怨恨滋生。忍抑為謙抑我何傷。以受抑為行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