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丘不是佛未成 但願稱我為菩薩
~~~~~~~~~~~~~~~~~~~
一、四弘誓願
願是一切的動力
阿彌陀佛四十八願
普賢十大願
1.眾生無邊誓願度
2.煩惱無邊誓願斷
3.法門無量誓願學
4.佛道無上誓願成
~~~~~~~~~~~~~~~~~~~
所謂大乘四弘誓願,即是依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聖諦而發起的深誓弘願
四苦:生老病死 八苦:愛別離苦 怨憎會苦
~~~~~~~~~~~~~~~~~~~
冷不要緊 怕風
病不要緊 怕痛
苦都是果報
娑婆世間 堪忍世界
人來到這個世界上 就是來受苦的
生與死本來就是一條線
趙洲和尚看到嬰孩出生而哭 又多一個死人
~~~~~~~~~~~~~~~~~~
身口意造業 有因有果 有業有報→生報、現報、後報
~~~~~~~~~~~~~~~~~~
種子發芽 需土、水、陽光、空氣
種子有生命力 但缺了緣 就不會發芽
~~~~~~~~~~~~~~~~~~
善因善緣 可造善果
身有三惡 殺、盜、淫
口之惡
意之惡 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、見
瞋→忍於口,臉色祥和(不形於色),瞋恨心不生更自在
~~~~~~~~~~~~~~~~~~
這個女人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塵 養個兒子會做賊 偷得仙桃奉母親
~~~~~~~~~~~~~~~~~~
為引導眾生向道
八正道
正知正見,如照相機的焦點
有因有果 有業有報
~~~~~~~~~~~~~~~~~~
愚痴生瞋恚 皆因理不通
和氣生財 喜氣生瑞
口最容易犯罪 也最容易修行
真語者實語者 不誑語者不異語者
~~~~~~~~~~~~~~~~~~
行如風 坐如鐘 立如松 臥如弓
養成端莊的習慣 習慣養成個性 個性影響一生 需去除凡夫性 這生帶到來生
正勤:正當的努力,精進波羅蜜
~~~~~~~~~~~~~~~~~~
觀身不淨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觀受是苦
但願眾生求離苦 不為自己求安樂
菩薩心如大海
大海納細流 能包容一切 水能滋潤人 洗滌人
心如橋樑 心如橋舟→度人於苦海
~~~~~~~~~~~~~~~~~~
出家乃大丈夫之事 非將相所能為
~~~~~~~~~~~~~~~~~~
二、四無量心
慈無量心:就是給人信心。愛 能去除恨
悲無量心:就是給人希望。關懷 先度生後度死
喜無量心:就是給人歡喜。去除傲慢
捨無量心:就是給人方便。有捨才有得 去除貪心
有相佈施 有相有量 無相佈施 無相無量
~~~~~~~~~~~~~~~~~~
三、四攝法門
與人溝通
1.布施攝:是乃結緣行。 欲令入佛智 先以欲勾引
2.愛語攝:是乃方便行。財施 法施 無畏施
3.利行攝:是乃利益行。未先生人 先生緣 慈眼視眾生 慈悲讚嘆
4.同事攝:是乃隨順行。
~~~~~~~~~~~~~~~~~~
四、六度波羅蜜
度迷到悟 度邪到正 度苦到樂 度此到彼
1.佈施度:是乃無相佈施的無熞心。無相佈施 三輪體空(人 東西 作為)
有心田識的差別 田:對象
供養五百人 不如供養一個修道人
供養五百個修道人 不如供養一個得道人
2.持戒度:是乃尊重有情的無犯心。
3.忍辱度:是乃難行能行的平等心。
4.精進度:是乃斷惡修善的勇猛心。
5.禪定度:是乃淨穢一如的正念心。
6.般若度:是乃空有無礙的智慧心。
佛來佛斬 魔來魔斬
~~~~~~~~~~~~~~~~~~~
一、四弘誓願
願是一切的動力
阿彌陀佛四十八願
普賢十大願
1.眾生無邊誓願度
2.煩惱無邊誓願斷
3.法門無量誓願學
4.佛道無上誓願成
~~~~~~~~~~~~~~~~~~~
所謂大乘四弘誓願,即是依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聖諦而發起的深誓弘願
四苦:生老病死 八苦:愛別離苦 怨憎會苦
~~~~~~~~~~~~~~~~~~~
冷不要緊 怕風
病不要緊 怕痛
苦都是果報
娑婆世間 堪忍世界
人來到這個世界上 就是來受苦的
生與死本來就是一條線
趙洲和尚看到嬰孩出生而哭 又多一個死人
~~~~~~~~~~~~~~~~~~
身口意造業 有因有果 有業有報→生報、現報、後報
~~~~~~~~~~~~~~~~~~
種子發芽 需土、水、陽光、空氣
種子有生命力 但缺了緣 就不會發芽
~~~~~~~~~~~~~~~~~~
善因善緣 可造善果
身有三惡 殺、盜、淫
口之惡
意之惡 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、見
瞋→忍於口,臉色祥和(不形於色),瞋恨心不生更自在
~~~~~~~~~~~~~~~~~~
這個女人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塵 養個兒子會做賊 偷得仙桃奉母親
~~~~~~~~~~~~~~~~~~
為引導眾生向道
八正道
正知正見,如照相機的焦點
有因有果 有業有報
~~~~~~~~~~~~~~~~~~
愚痴生瞋恚 皆因理不通
和氣生財 喜氣生瑞
口最容易犯罪 也最容易修行
真語者實語者 不誑語者不異語者
~~~~~~~~~~~~~~~~~~
行如風 坐如鐘 立如松 臥如弓
養成端莊的習慣 習慣養成個性 個性影響一生 需去除凡夫性 這生帶到來生
正勤:正當的努力,精進波羅蜜
~~~~~~~~~~~~~~~~~~
觀身不淨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觀受是苦
但願眾生求離苦 不為自己求安樂
菩薩心如大海
大海納細流 能包容一切 水能滋潤人 洗滌人
心如橋樑 心如橋舟→度人於苦海
~~~~~~~~~~~~~~~~~~
出家乃大丈夫之事 非將相所能為
~~~~~~~~~~~~~~~~~~
二、四無量心
慈無量心:就是給人信心。愛 能去除恨
悲無量心:就是給人希望。關懷 先度生後度死
喜無量心:就是給人歡喜。去除傲慢
捨無量心:就是給人方便。有捨才有得 去除貪心
有相佈施 有相有量 無相佈施 無相無量
~~~~~~~~~~~~~~~~~~
三、四攝法門
與人溝通
1.布施攝:是乃結緣行。 欲令入佛智 先以欲勾引
2.愛語攝:是乃方便行。財施 法施 無畏施
3.利行攝:是乃利益行。未先生人 先生緣 慈眼視眾生 慈悲讚嘆
4.同事攝:是乃隨順行。
~~~~~~~~~~~~~~~~~~
四、六度波羅蜜
度迷到悟 度邪到正 度苦到樂 度此到彼
1.佈施度:是乃無相佈施的無熞心。無相佈施 三輪體空(人 東西 作為)
有心田識的差別 田:對象
供養五百人 不如供養一個修道人
供養五百個修道人 不如供養一個得道人
2.持戒度:是乃尊重有情的無犯心。
3.忍辱度:是乃難行能行的平等心。
4.精進度:是乃斷惡修善的勇猛心。
5.禪定度:是乃淨穢一如的正念心。
6.般若度:是乃空有無礙的智慧心。
佛來佛斬 魔來魔斬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